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,相关内容:勘新华字典,勘康熙字典,勘中华字典,勘國語詞典,勘汉语字典。
【勘】的注音
繁体勘 注音ㄎㄢ、 笔画11
简体勘 拼音kān 部首力
勘字五行金 勘字结构左右 勘字五笔ADWL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2D8 仓颉编码tvks 郑码编码eczy
四角编码44727 勘字电码522 勘字区位3117
【勘】的國語詞典
勘:ㄎㄢ kān
動
校正、核對。
如:「校勘」、「勘誤」。
《南史·卷五九·任昉傳》:「武帝使學士賀縱共沈約勘書目,官無者就其傢取之。」
唐·韓愈〈秋懷〉詩一一首之七:「不如覷文字,丹鉛事點勘。」
審問。
《宋史·卷二○○·刑法志二》:「紹興法,鞫獄官推勘不實,故有不當者,一案坐之。」
元·關漢卿《蝴蝶夢·第二折》:「有什麼合審的罪囚,押上勘問。」
察看、考核。
如:「勘查」、「勘驗」、「探勘」、「勘測地形」。
唐·司空圖〈上譙公書〉:「某跡拘世累而業久於山,援古勘今,思有所發者。」
勘:ㄎㄢˋ kàn
動
(一)?1.之又音。
【勘】的基本含義
1.校訂;核對:勘誤。校勘。
2.實地查看;探測:勘探。勘查。勘驗。
【勘】的網絡含義
勘 kān【動詞】(1) (形聲。從力,甚聲。本義:校訂,核對)(2) 同本義(考訂核實異同)勘,校也。——《說文新附》每獲一書,即共同勘校。——李清照《金石錄後序》(3) 又如:勘合(驗證,核對。文書上加蓋印信,一分為二,當事雙方各執一半,作為憑證);勘對(核對;註定);勘婚(婚前男女兩傢互相查考生辰八字、門第等)
【勘】的组词及解释
组词 | 拼音 | 解释 |
---|---|---|
勘察 | [kān chá] | 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(多用于采矿或工程施工前):~现场。~地形。也作勘查。 |
踏勘 | [tà kān] | 1.铁路、公路、水库、采矿等工程进行设计之前在实地勘察地形或地质情况:~线路。 |
查勘 | [chá kān] | 调查探测:~矿产资源。 |
勘探 | [kān tàn] | 用地质方法及钻探、坑探、物探、化探等手段,查明地质及矿产情况。如矿床勘探、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探等。 |
勘验 | [kān yàn] | 司法人员对案件或民事纠纷的现场、物证等进行实地勘察和检验。 |
勘正 | [kān zhèng] | 校正(文字)。 |
校勘 | [jiào kān] | 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,考订文字的异同,目的在于确定原文的真相。 |
探勘 | [tàn kān] | 勘探。 |
勘测 | [kān cè] | 勘察和测量:公路~。 |
契勘 | [qì kān] | 1.宋 元 公文书用语,犹言查,按查。宋 苏轼《应诏论四事状》:“契勘 熙寧 四年以后至 元丰 八年登极大赦以前,人户积欠,共计五万三百餘万贯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牌使至 五国城,宣北国帝敕曰:‘契勘皇后 赵氏 ... |
勘破 | [kān pò] | 犹看破。宋 文天祥《七月二日大雨歌》:“死生已勘破,身世如遗忘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八回:“勘破三春景不长,緇衣顿改昔年妆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二六:“这种地方,深沉幽邃,是哲学的,是使人勘破生死观的。” |
委勘 | [wěi kān] | 交付审查。 |
勘契 | [kān qì] | 验对鱼契。 |
勘合 | [kān hé] | 1.验对符契。古时符契文书,上盖印信,分为两半,当事双方各执一半。用时将二符契相并,验对骑缝印信,作为凭证。凡调遣军队、车驾出入皇城、官吏驰驿等,均须勘合。《唐律·擅兴·应给发兵符而不给》“不以符合从事,或符不合不... |
归勘 | [guī kān] | 送交有关部门审问。 |
吃勘 | [chī kān] | 亦作“喫勘”。勘问。 |
覆勘 | [fù kān] | 审核。 |
打勘 | [dǎ kān] | 1.查问。 |
覈勘 | [hé kān] | 考核;查勘。明 张居正《与魏巡抚书》:“俟覈勘至,当请旨优録,兹先行薄賚耳。”《明史·冯琦传》:“借使有之,亦当下抚按覈勘。” |
窥勘 | [kuī kān] | 暗中察看。 |
【勘】的近义词,【勘】的反义词
勘的近义词:查无勘的近义词
勘的反义词:查无勘的近义词
【勘】的相关字
1、与【勘】同音的字
勘同音的字:栞(kan1),龕(kan1),戡(kan1),刊(kan1),嵁(kan1),看(kan1),龛(kan1),堪(kan1)
2、与【勘】同部首的字
勘同部首的字:劫,勁,力,?,勀,劤,勊,?,勓,?,动,勔
3、与【勘】同笔画的字
勘同笔画的字:?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