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,相关内容:牍新华字典,牍康熙字典,牍中华字典,牍國語詞典,牍汉语字典。
【牍】的注音
繁体牘 注音ㄉㄨˊ、 笔画12
简体牍 拼音dú 部首片
牍字五行金 牍字结构左右 牍字五笔THGD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24D 仓颉编码lljnk 郑码编码nxtg
四角编码24084 牍字电码3658 牍字区位7525
【牘】的國語詞典
〈名〉
(形聲。從片,賣聲。“片”,本指木頭豎剖成的一半。古時用木片作書寫材料。故從“片”。本義:古代寫字用的木片,也稱木簡)
同本義
牘,書版也。長一尺,既書曰牘,未書曰槧。——《說文》
與人尺牘。——《史記·陳遵傳》
削牘為疏。——《史記·遊俠原涉傳》。註:“木簡也。”
吏乃書牘背示之。——《史記·周勃傳》
握牘持筆。——楊修《答臨淄侯箋》
又如:牘背(獄吏於書板背面書寫文句。後用為遭受冤獄的典實)
引申為公文
無絲竹之亂耳,無案牘之勞形。——唐· 劉禹錫《陋室銘》
又如:牘尾(文書的末端);牘書(官署文書)
信件,通信者之間互相寫的信 。
如:書牘;尺牘
書籍 。
如:史牘(史書);牘籍(簿籍);牘簿(簿書)
【牘】的基本含義
1.古代寫字 用的木簡。
2.公文;書信:文牘。尺牘。
【牘】的網絡含義
“牘”讀音為“dú”,是指古時書寫用的木片,同時也是一種樂器,現在已不經常使用此字。
【牍】的组词及解释
组词 | 拼音 | 解释 |
---|---|---|
案牍 | [àn dú] | 旧指官府的公文案卷。牍(dú)。 |
尺牍 | [chǐ dú] | 书信(古代书简约长一尺):《~大全》(教人如何写信的书)。 |
书牍 | [shū dú] | 书信。 |
文牍 | [wén dú] | 1.公文、书信的总称。 |
试牍 | [shì dú] | 1.谓从事文牍工作。 |
觚牍 | [gū dú] | 供书写的木简。亦指书翰。唐 柳宗元《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孔子 作《春秋》,千五百年……秉觚牘,焦思虑,以为论注疏説者,百千人矣。”元 马祖常《壮游八十韵》:“童子操觚牘,价重麒麟罽。” |
章牍 | [zhāng dú] | 指公文。 |
木牍 | [mù dú] |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。叶德辉《书林清话·书之称叶》:“牒则木牘一版之称。”洪楼《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》:“从墓中出土木牍得知,墓的埋葬时间是 汉文帝 初元 十二年。” |
连牍 | [lián dú] | 1.犹连篇。 |
让牍 | [ràng dú] | 即让表。 |
策牍 | [cè dú] | 简策版牍。后指书写用的纸张。 |
牍书 | [dú shū] | 犹簿书。官署文书。 |
札牍 | [zhá dú] | 札与牍都是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,因借指簿册。 |
削牍 | [xuē dú] | 古时削薄竹木成片,用以书写。有误则刮去重写,谓之“削牘”。后用以泛称书写、撰述。 |
笺牍 | [jiān dú] | 信札。 |
遗牍 | [yí dú] | 指前人遗留下来的信件。 |
篇牍 | [piān dú] | 书籍;典籍。《后汉书·荀悦传》:“悦 年十二,能説《春秋》。家贫无书,每之人閒,所见篇牘,一览多能诵记。”南朝 梁 沉约《上<宋书>表》:“其(何承天)所撰志,唯《天文》、《律历》,自此外,悉委奉朝请 山谦之。”田... |
留牍 | [liú dú] | 积压文案。 |
卷牍 | [juàn dú] | 1.文件。 |
牍聿 | [dú yù] | 簿籍。 |
【牍】的近义词,【牍】的反义词
牍的近义词:查无牍的近义词
牍的反义词:查无牍的近义词
【牍】的相关字
1、与【牍】同音的字
牍同音的字:皾(du2),?(du2),瀆(du2),?(du2),椟(du2),?(du2),毒(du2),讀(du2),読(du2),独(du2),凟(du2),鑟(du2)
2、与【牍】同部首的字
牍同部首的字:牒,片,?,?,?,牉,牌,牓,牊,牔,牗,牖
3、与【牍】同笔画的字
牍同笔画的字:颊,?,盜,焴,貃,葇,喳,婸,湣,遃,?,